商品評價 :
分享 :

臺北機廠與台灣鐵道(免運費)+ 獨家贈送紅斑馬EMU1200紀念明信片一張

商品編號:P6515010539462 原始貨號:P6515010539462

臺北機廠與台灣鐵道 統一編號GPN:1010901385 出版日期:2020/12 作/編/譯者:古庭維,田耘昇,陳家豪,童振疆,黃智偉 語言:中文 頁數:296 裝訂:平裝 ISBN/ISSN:9789865321444 出版單位: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 開數:18開 版次:初版 價格:定價$480

$ 480
預計出貨天數2
數量
  •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 運送方式:
    常溫7-ELEVEN店到店取貨付款

商品特色

書籍介紹 鐵路局台北機廠是台灣工業化、近代化的先驅,台鐵車輛的檢修與生產基地。本書依年代分期,將台北機廠置於台灣鐵道史的脈絡下撰述,並插入該年代的代表性鐵道車輛介紹。藉由書寫機廠和鐵道史的連結,重新替2015年全區指定國定古蹟的廠區詮釋其價值。 目次 序 引言 第一章:台灣近代化原點   鐵道建設拼經濟   台灣近代工業啟始點:機器局   台北鐵道工場誕生   二十世紀初的台鐵車輛 第二章:「東洋第一工場」在台北   鐵道版圖大擴張   台北鐵道工場落腳松山   日治中後期的台鐵車輛   台北鐵道工場的性格 第三章:戰爭與重建   空襲陰影下的台北鐵道工場   戰後初期的復員   台鐵特效藥:美援   戰後初期的台鐵車輛 第四章:經濟奇蹟的台灣鐵道   台鐵動力柴油化   黃金年代再臨   歷史的轉折:鐵路電氣化   柴油化與電氣化時代的台鐵車輛 第五章:都市發展與北廠轉身   世紀末的逆勢掙扎   漫長的台鐵轉型期   後高速公路時代的台鐵車輛   台北市區鐵道風貌的改變   全民守護台北機廠 結語 編/著/譯者簡介 作者:古庭維、田耘昇、 陳家豪、童振疆、黃智偉 序言/導讀 編者序 如同台北機廠名片的一本書   台北機廠在 1935 年從北門移轉到松山,彼時的廠區還在一片稻田之中。將近八十年後,於 2012 年再次遷廠時,所在地已經被視為「蛋黃區」。為了爭取社會大眾認同保存理念,當時我與《鐵道情報》雜誌的夥伴,一起製作過大篇幅報導,之後接著架設網站做為發聲用的即時平台。其實,關於台北機廠的書寫及出版製作,就是從這些採訪及籌備倡議的過程中開始構思,不知不覺已經過了十年。    2019 年,文化部辦理「臺北機廠國家鐵道博物館專書出版暨推廣計畫」,我與團隊有幸接下這份任務,也得以藉著這個機緣,將醞釀多年的想法付諸實現。而在這本書撰 寫、編輯、徵集圖片的同時,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也正式成立了。 做為籌備處成立後的第一本專書,內容並不限縮在台北機廠的圍牆內,而是以台灣鐵道的演進為主軸,從 19 世紀末開始談起,經過日本時代的擴張,以及二次大戰後的美援, 一直到鐵路電氣化與台鐵的轉型,最後停筆於 2020 年初的風貌。這是因為台北機廠不僅歷史悠久,而且有很長一段時間是台灣鐵道車輛的技術重鎮,在每一階段的演進歷程,都直接受到台灣鐵道發展影響,彼此互相照映依存。    本書依照年代劃分為五大章,始於清代洋務運動,建立台灣鐵道與最早的近代化工 廠,終於台北機廠成功保存,並以籌備鐵道博物館為現在及未來的全新使命;每一章還安排了符合該年代的重要車輛簡介,呈現的是一百多年來的鐵道車輛演變,而這也正是台北機廠百年技術傳承的實際成果。    由於撰述年代橫跨 19 至 21 世紀,台灣在這段期間歷經不同政權統治,為求客觀及一致,本書提及年份時皆以西元紀年為主;又因為清、日、民等不同時代,在漢字的使用上存在著許多異同之處,編輯時是以符合敘事年代的用法為原則。而在提及車輛形式的場合,有許多日文片假名的代號,我們並未予以音譯或置換,是希望能以這些車型原本的名稱來呈現,還請讀者諒察。    本書作者皆為一時之選,包含陳家豪、黃智偉、田耘昇、童振疆等多位台灣史及鐵道專家,針對所擅長不同領域進行書寫,延伸及補充內容方面是由陳敬恆彙整及撰述,繪圖部分由胡丞皓製作,全書內容再由現任高鐵探索館吳易翰館長審訂;團隊研究及參考所需之日文史料,由我的父親古育民翻譯。本書能夠付梓,要感謝所有作者及工作團隊的辛勞,也要感謝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同仁,以及諸位審查委員在本書製作期間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