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很近,花蓮很遠,台灣的醫師寧願去美國 門諾會海外宣道會傳教士 花蓮基督教門諾會醫院前院長 薄柔纜,Roland P. Brown |
|
回台灣買靈魂 門諾醫院.黃勝雄醫師回憶錄 黃勝雄 They Just Keep Coming |
|
地處台灣東部的花蓮,算是較偏遠交通不便、開發較慢的地區,也是各種現代化建設(包括醫療設施和服務)較落後的地方,門諾醫院就是在這六十多年來,從外國醫療傳教人員手上建立的一所守護花蓮民眾健康、照顧偏遠地區人民心、身、靈的傳奇醫院。外國醫護人員的奉獻打下基礎,從薄柔纜院長退休時一句話:「台灣的醫生到美國很近,到花蓮很遠」,讓黃勝雄院長放棄了美國的高薪和優渥工作環境,「回台灣買靈魂」接下門諾醫院的棒子,從此讓門諾成為本土醫護人員繼續努力提升服務品質的醫院,黃勝雄創造了門諾的另一高峰,也讓門諾成功轉型變成全台灣偏遠地區醫療照護的標竿醫院。 —— 陳永興,前羅東聖母醫院院長、《民報》發行人
人性的軟弱常使我們掩飾自己的失敗,喜歡顯示或誇耀自己的成功。尤其是神經外科醫師的個性和養成,常使他們不知道謙虛。最初他們是在許多人劇烈競爭中脫穎而出的勝利者,而開始往住院醫師、接著是最前衛的外科醫師,讓同儕醫師羨慕,最後是他成功的手術很多是別人無法做到而使病人非常感激。 久而久之他就養成了驕傲和唯我獨尊,甚至有些人便到誇張、不誠實。在美國醫界常戲稱這樣的人是「首席女伶」(Prima Donna),像歌劇裡的首席女高音有點不講理、自以為是,無法和人溝通。所以做為神經外科醫師要常記得和你的神經內科或轉介病人給你的同儕一起分享你的成就和失敗。 當有失敗的案例時,不管是併發症或是失敗的手術,一定要和轉介給你的醫師溝通,雖然各人術業有專攻,他們不一定知道失敗在哪個環節,也告訴你的同僚你的困難和失敗的原因,不要掩飾。當然成功的案例也與他們分享。讓你的同儕知道,神經外科醫師不是工匠,更不是神明,是有血有肉的人,有快樂也有沮喪和失望,他們也有專業的知識,也會有疲倦的時候。我們都是一齊為病人的康復和改善在努力的團隊。所以我認為神經外科醫師的最後一項修練是要保持謙虛和誠實。 |
|
■黃勝雄 一九三九年南投草屯出生,台北醫學院醫學系畢、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共衛生碩士、醫療政策與管理碩士。他是享譽美國的腦神經外科權威,也曾是雷根總統隨行的指定醫師,有「Doctor's Doctor」雅稱。 一九九三年,受門諾醫院創院院長薄柔纜醫師的感召,毅然放棄在美國的一切,返台接任門諾醫院院長,承接照顧花蓮民眾的責任。 一九九六年,設立門諾社會福利基金會,為獨居長者、身心障礙者提供完善的居家與社區照護;並帶領門諾醫院籌建壽豐老人長期照顧社區,陸續推展失智與失能長者的照護。二○一二年獲頒厚生基金會「第二十二屆醫療奉獻獎」。 廿二年來,他不單傳遞與實踐「為弱小的弟兄服務」的精神,更身體力行參與「醫療倫理」的教育工作。現繼續從事慈善及宣道工作。 |
|
作者:黃勝雄 叢書系列:人文社會 433 規格:軟精裝,14.8 x 21 x 3 cm,360頁 出版商: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16年11月30日初版肆刷 語言:中文 ISBN-13:978-986-479-094-4 非新品書緣微泛黃,不介意物品狀況再行購買。 中外醫界動人故事 永遠的俠醫 台灣良心林杰樑 王昶閔 重金屬鉛 腎臟病 環境汙染 職業傷害 醫療保健 自傳傳記 ★消費滿額可享免運優惠★
★FREE Shipping on Eligible Orders★ |
此商品暫時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