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評價 :
分享 :
本商品適用活動
    • 折價券
    • 【已額滿】0614-0618-單筆$3000享11%OPENPOINT回饋
    • 折價券
    • 0614-0618-不限金額折11%

✨現貨✨《任性出版》找到強項,偏才也會變天才⭐️童書團購批發⭐️

商品編號:P2072004332937 原始貨號:9786269608881
【找到強項,偏才也會變天才:重考、被當、失敗、轉行,頂尖科學家也曾被人唱衰看輕,他們如何化解、何時開竅?】
$ 267
$ 360
預計出貨天數3
選項
  • 找到強項,偏才也會變天才 找到強項,偏才也會變天才
數量
  •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 線上刷卡 / 刷卡分期
  • 運送方式:
    常溫7-ELEVEN店到店取貨付款 / 常溫7-ELEVEN店到店取貨不付款 / 宅配

商品特色

內容簡介

  ◎天文學家哥白尼,原本是醫生,從醫一陣子後才在天文領域發光。
  ◎達文西是畫家、數學家、解剖學家、工程師,但他根本沒上過大學。
  ◎發明麻疹疫苗的科學家恩德斯,在別人都已開始工作的33歲,他才讀完博士。

  課本裡的科學家,總給人嚴肅、聰明、學習力極高的印象,
  但他們的求學過程,都這麼順遂與優秀嗎?

  本書作者劉茜是北京天文館研究員,也是科普影片編導和作家,
  她去除了後人對科學家的傳奇添加,還原他們的人生最真實的一面。
  這些人雖被譽為天才,但也經歷過重考、被當、失敗、轉行,
  他們是如何化解,又何時開竅?

  ◎關於科系的選擇,學霸也有煩惱
  讀了某科系後卻發現沒興趣,怎麼辦?
  心理學家、諾貝爾生醫獎得主巴夫洛夫,一開始讀的是神學院,
  所以,轉系很正常,可能是節省時間的最快方法!

  講到羅素,你會想到數學家、哲學家,還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他不只寫出《數學原理》,還寫過報紙專欄,因為他發現自己最擅長發表意見。
  如果你覺得自己興趣太多、或什麼都沒興趣,不知要做什麼,
  就先做你擅長的。

  ◎少年得志很好,大器晚成也不差
  數學王子高斯,3歲時就會計算,17歲時著手發展數學證明
  (你在數學課本上看到的證明形式,就出自高斯),
  正因為成名早,他獲得長期贊助,專心做研究。(所以成功要有貴人幫!)

  但同樣是數學家,魏爾施特拉斯40歲才成名,
  在那之前他當了15年中學教師(不只教數學,還教體育),
  所以,有些人真的會老來得「智」,
  父母如果太早望子成龍,有時會毀掉神童。

  ◎日常生活中,他們總有些地方跟正常人不一樣
  能力強的人都有一些奇怪的癖好:
  物理學家費曼曾偷開裝有原子彈機密的保險箱,只因他手癢想解謎;
  至於那些脾氣壞、結不了婚、消化差的,
  簡直是偏才型天才科學家的通病。

  科學家,一定都是制式教育下,成績比序超前的優等生嗎?
  不一定,因為所謂的天賦,就是興趣、才能和時間的組合。
  只要找到你的強項,你的偏才很可能發展成天才。

本書特色

  重考、被當、失敗、轉行,頂尖科學家也曾被人唱衰看輕,
  他們如何化解、何時開竅?

名人推薦

  《學霸斜槓plus魯蛇逆襲》作者/簡單
  《不是資優生,一樣考取哈佛》作者/曾文哲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劉茜


  筆名豌豆皮,北京天文館研究員,科普影片編導和科普作家。

  編導、著作、譯介多種科普影片和圖書,代表作有影片《迷離的星際》、《天上的宮殿》、《奔向月球》等,圖書《再造一個地球──人類移民火星之路》、《李元爺爺帶你遊星空》、《故事中的科學:天文.解譯星空》等。
 

目錄

推薦序一 找到生涯亮點,每個人都可以是學霸/簡單
推薦序二 成為某個領域的「天才」,讓你更容易被看見/曾文哲
前言 天賦,就是興趣、才能和時間的組合

第一章 關於科系的選擇,學霸也有煩惱

01 讀了這科系後卻發現沒興趣,怎麼辦?
02 輟學不可怕,這是節省時間的最佳手段
03 興趣太多或都沒興趣?那就先做你擅長的

第二章 少年得志很好,大器晚成也不差
01 過度望子成龍,就會毀掉神童
02 有人二十幾歲就成名,有人老來得「智」
03 怎麼替能力加分?把自己的經歷編成一個故事
04 選對教育制度,人人都有機會變天才

第三章 日常生活中,他們總有地方跟正常人不一樣
01 享受努力的過程,名利錢財自會跟著來
02 能力強的人都有一些奇怪的癖好
03 什麼職業的人,最容易患精神疾病?
04 用超強意志,戰勝生理限制

第四章 為真理而奮鬥,你得願意拿命出來賭
01 想靠研究賺錢,得先找到貴人資助
02 化學家們「要命」的發現
03 成名的機會來臨,你得抓得住
04 健康誠可貴,工作價更高
05 跨領域研究,沒有你以為的那麼難
06 偉大的發明,常出自無聊的興趣

第五章 一個人太孤單,需要一起進步的夥伴
01 那些年,一起追科學的好朋友
02 同行相忌,專家最喜歡筆戰
03 不只智慧高,吐槽技能還滿點
04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學霸的非典型愛情
05 科學家三特徵:終身未娶、脾氣壞、消化弱

第六章 能力再好,也難敵生不逢時
01 時代,請對天才好一點
02 活得不夠久,可能拿不到諾貝爾獎
03 百科全書和斷頭臺,都是科學家想出來的
04 再偉大的天賦,都得建立在能夠活下來的前提上
 

前言

天賦,就是興趣、才能和時間的組合


  本書的起源,是我在2013至2014年間,為《科學Fans》雜誌(按:中國課堂內外雜誌社出版,以中學教材為基礎,提供學生生活化的補充、延伸資料)撰寫專欄,寫一些歷史上科學家們的零碎軼事,以及關於這些軼事的感想。

  這個世界上,並不存在我們心目中的「天才」,那種出現在童年勵志故事裡,總是同一種面孔:嚴肅、古怪,缺乏生活能力,卻極其聰敏。真實情況是,以才智和熱情,為我們這個世界的科學與文明,做出巨大貢獻的那些人,其實全都是「非典型」。他們也是曾經生活在這個星球上的地球人,雖然他們的思考速度和方式,可能與我們大多數人不同,但他們不是為了在考試中為難我們,才做出這麼多新發現。

  去除「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的板凳」或「牛頓(Sir Isaac Newton)煮懷錶」等杜撰故事中的刻板印象後,你會發現要成為像他們一樣的人,首要條件絕不是呆板和古怪。想成為一名天才,和成為一名優秀的、任何行業的翹楚都一樣,需要的只是興趣、才華和夠長的專注時間,在這三道主菜之外,要搭配任何的附餐、甜點,都是個人自由。

  (按:「愛因斯坦的板凳」指愛因斯坦小時候,曾交給老師一張簡單粗糙的椅子,被老師嘲笑,他又拿出兩張更粗糙的椅子,並告訴老師:先交出去的是他第三次做的。雖然第三張椅子品質還是很差,但已經比前兩次好,這個故事用來鼓勵人只要努力就能進步。「牛頓煮懷錶」指的是牛頓某次在腦中想問題,想到肚子餓了,決定煮雞蛋吃,但過了幾分鐘,他掀開鍋蓋一看,裡面竟然是自己的懷錶,而雞蛋在自己手上。牛頓這個故事常用來說明正因為他專心思考問題,才能成為偉大科學家。)

  不管在哪一個時代,科學最前線都是與未知一起跳危險的貼面舞(按:一種舞步,跳舞時兩人不僅面部緊貼,身體也緊靠在一起),是什麼讓他們確信自己的腳步堅實可靠,能一直邁步向前,而不會一腳踏入神祕的窠臼或是錯誤呢?是什麼能劃分科學和偽科學、準科學、擬科學,而科學的根本又是什麼呢?

  某方面來說,本書展現的是一種「排除法」的嘗試,去除傳聞和軼事加諸於科學家身上的種種戲劇性和傳奇性,尋找他們真正的共同點。這些以一己之力拓展人類認知的人們,有著不同的出身、背景和遭遇,對大自然有不同類型的好奇心,他們關注不同領域、有不同的發現。但他們稟承的是同樣的原則和理念:承認世界可以被認識;承認紛繁複雜的現象中,客觀規律需要得到事實驗證;承認自己的工作方法,是對真實的無限逼近,同時也承認未知的存在。他們的判斷,不訴諸情緒,不訴諸權威,當然更不會訴諸神祕。

  我們把這些原則和理念,稱為科學精神。它是支持科學家立身於已知世界的前端,朝未知邁步的根本,也是生活在已知世界的我們,在網路時代鋪天蓋地的資訊轟炸中,尋找真實的依託。這本書有幸出版,希望它能為讀者提供一點基於科學的趣味和美感,其實是和我們普通人的經驗相通的,因為這些優秀的天才,他們也是人。

推薦序一

找到生涯亮點,每個人都可以是學霸
《學霸斜槓plus 魯蛇逆襲》作者/簡單


  我曾採訪過臺灣當代近百位不同行業的職人,在他們形形色色的職業、活得精彩熱烈的人生故事裡,一次次驗證「發揮生涯優勢能力,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熱情領域的學霸」。我想透過這些訪談,帶讀者看見更多元的生涯可能,拓展人生選擇的視野。

  而這本由科普作家撰寫的《找到強項,偏才也會變天才》,進一步聚焦古今中外科學家的學習與生涯探索歷程,道出科學家不為人知的人生故事,並提出許多打破你我刻板印象的實例,和對教育思維的省思。讀者在令人驚奇、有趣、讚嘆的真實故事中,一定會不禁莞爾:科學家並非都是天降神兵,他們學習也會被當!實驗室固然冷冰冰,但科學家也是人!他們也有調皮、浪漫、溫情、憤慨等七情六慾,更有追求夢想執著不悔的固執。讀著充滿人味的科學家生命故事,科學彷彿也不那麼冰冷而遙遠了。

  透過本書,可以讓人反思:科學家,一定都是制式教育下,成績比序超前的優等生嗎?人稱雕塑家、發明家、解剖學家、建築師、數學家、音樂家和作家,所有你能想得到的「專家」,放到他身上多半都不會有人反對的達文西,他不僅來自社會底層,甚至根本沒有上過學,更甭提跟誰成績比序!然而,放眼古今,如此博學且各領域皆專精,有誰能夠跟他比?此外,還舉了理科一度吊車尾的數學家錢偉長為例,能激勵當前在理科學習跌跌撞撞的孩子,別輕言放棄!

  又例如書中主角之一,也是我的偶像,兼具浪漫與幽默的量子物理學家理查.費曼。在他(差點被當掉)的哲學選修課的論文結尾,有著他對好奇、求知的幽默詮釋:「我想知道為什麼我想知道這是為什麼。我想知道究竟為什麼我非要知道,我為什麼想知道這是為什麼!」

  這本書讓我們看見:找到自己的生涯亮點,專注於有興趣的事物,並發揮優勢能力,在自我實現的同時,精研的領域也能帶給世界全新的驚喜和進展。而即使實驗搞砸,也是排除錯誤的方法,反而更靠近成功(例如發現抗生素「青黴素」的科學家,其實是不小心讓雜物掉進實驗器皿),同樣對世界有貢獻,價值無可比擬,何須與任何人一較長短!

  推薦這本書給有志走科研,或想一窺科學家成名背後生涯歷程的讀者。看一看科學家們如何在熱情和求知欲的驅使下,走進充盈新知寶藏的「結界」之中,沉入渾然忘我的心流狀態,因發現而狂喜、因解惑而滿足。

  祝福你也能找出自己的生涯亮點,活出屬於你獨一無二的精彩人生。

推薦序二

成為某個領域的「天才」,讓你更容易被看見
《不是資優生,一樣考取哈佛》作者/曾文哲


  從小到大,我對科學家的故事總是興趣缺缺,覺得他們就是一些怪胎,整天埋首在實驗室裡,研究奇奇怪怪的東西。但當我看到科普作家劉茜寫的這本書時,眼睛卻為之一亮!作者用極為幽默風趣的筆法,分享科學家有趣的一面,並深刻剖析他們成功的原因,這是我們在教科書上看不到的,讓人印象深刻。

  本書有些內容會顛覆大家的印象。以哥白尼為例,大家對他的印象是一位天文學家,但他原本竟然是醫生,利用業餘時間鑽研天文學,之後才逐漸在天文領域發光發亮。而除了醫學之外,他還對貨幣學頗有研究,撰寫過相關報告,「劣幣驅逐良幣」這句話竟然也跟哥白尼有關。

  作者提到一個很有啟發性的概念,就是「業餘也能成為專家」。書中提到的許多科學家,最初都是從興趣開始,最後「無心插柳柳成蔭」,而成為某個領域的佼佼者。例如,大家耳熟能詳的達文西,他不只是一位知名畫家,也是發明家、數學家、解剖學家、工程師。為什麼說他是業餘呢?因為他只接受過些許教育,根本沒上過大學,依照大家對知識分子的定義,他顯然連邊都沾不上,根本不入流。然而,他憑著對這些領域的喜好,以及一顆求知若渴的心,投入大量時間學習、研究,並與其他專家持續交流,一樣能夠能為專家中的專家。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即使是在枯燥乏味的學校課程中,也一定有比較感興趣的領域。例如有些人特別著迷於歷史,或是喜歡觀察小生物、喜愛外國文學及語言等。一般來說,自己有興趣的領域表現會比較好,因為願意投入較多的時間與心力。現代教育的趨勢強調特色、專長,如果能夠在某個領域有傑出表現,在升學時就容易得到大學教授青睞。近幾年,甚至開設了「特殊選才」這個管道,讓有專長的學生不用經過學測與分科測驗,直接拿到入學資格。簡單來說,培養自己成為專才絕對不吃虧!

  作者在這本書也提到一些感人肺腑的故事,賺人熱淚。英國的知名科學家霍金,在21歲時被確診為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簡稱ALS),也就是俗稱的「漸凍人」。原本醫師判斷他的壽命只剩下兩年,但他憑著意志力,硬是活到76歲,簡直是醫學奇蹟。更讓人佩服的是,他在手腳無法活動、呼吸要仰賴氣切管的情況下,還能夠擔任劍橋大學的教授,並發表數十篇對科學界具有深遠影響的論文,更撰寫了一本銷量千萬的超級暢銷書──《時間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Time)。

  總結來說,這些科學家們雖然個性與人生經歷迥異,但他們確實有一些共同點:興趣、才華,以及夠長的專注時間。只要勇於追求自己的興趣,並投入夠多的心力、堅持不懈,或許未來某天你也能夠成為書中收錄的主角之一!祝福大家都能從本書得到靈感與啟發。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9608881
  • 叢書系列:issue
  • 規格:平裝 / 304頁 / 17 x 23 x 1.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