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47
  • 加入時間:2023-05-29
  • 評價:5.0 / 5.0
  • 購買人次:11人
商品評價 :
分享 :
本商品適用活動
    • 折價券
    • 單筆滿$520抽中杯拿鐵或大杯美式乙杯(2/6-2/18,共抽出520杯,每會員限乙杯)
    • 折價券
    • $39超取常溫免運-情人節第二波 (2/13-2/18)

臺灣野鳥圖鑑[水鳥篇]+[陸鳥篇]-增訂版

商品編號:P0363201291309 原始貨號:P0363201291309

國內第一本兼具賞鳥及聆聽鳥音的自然圖鑑 收錄臺灣247種水鳥,搭配1500餘幅清晰生態照

$ 1,540
$ 1,980
預計出貨天數5
數量
  •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 運送方式:
    常溫7-ELEVEN店到店取貨付款

商品特色

本書為2012年出版《臺灣野鳥圖鑑-水鳥篇/陸鳥篇》之增訂版

臺灣是候鳥南來北返必經的驛站,每年秋冬季節,可欣賞到許多鷸鴴科、雁鴨科、鷺科等水鳥來臺度冬的景象,由於水鳥的羽色會隨著季節變化,因此增加了辨識的困難度。作者為了讓更多人快速學得辨識水鳥的祕訣,特地分享多年的觀察心得,希望藉由鉅細靡遺的敘述,引導讀者盡享深度賞鳥之旅。

  近幾年來因臺灣鳥類現況已有很大變化,除鳥種數從出版當初的593種增加到696種外,圖鑑所依循的Clements世界鳥類名錄及鳥種分科有很大異動,且分類地位變動因而增加許多鳥種,因此新版本中做了大幅度增訂。

  為了讓圖鑑更完善,作者竭盡所能補充更多更好的圖片,對於鳥種的特徵描述及辨識也做了加強及修正,相信對初學者或進階使用者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本書特色

  ◎收錄臺灣448種陸鳥,搭配1400餘幅清晰生態照
  完整收錄臺、澎、金、馬記錄過的61科448種生活於平地至高海拔山區的鳥類,內容除了詳細描述各類鳥種的形態特徵、生態、生息狀況、出現紀錄等資料外,並搭配各鳥種的雌、雄、成、幼、冬、夏羽圖片,讓您清楚掌握各種鳥類的辨識重點。

  ◎收錄臺灣247種水鳥,搭配1500餘幅清晰生態照

  完整收錄臺、澎、金、馬記錄過的247種生活於水域、溼地、湖泊、海域的鳥類,內容除了詳細描述各類鳥種的形態特徵、生態、生息狀況、出現紀錄等資料外,並收錄了各鳥種的雌、雄、成、幼、冬、夏等羽色,讓您清楚掌握各種鳥類的辨識重點。

  ◎提供各鳥種之中文相異名
  本圖鑑依循Clements世界鳥類名錄2019年版、2020年臺灣鳥類名錄,並依據臺灣鳥類誌,針對中文名不同之鳥種,採中文名前後分列方式,方便讀者對照使用。

  ◎提供「辨識比較一覽表」,讓您清楚掌握辨識重點
  針對辨識不易、容易混淆的相似鳥種,做了詳細的比較一覽表,讓讀者可以輕易辨別相似鳥種的特徵與差異。 
序 -
臺灣野鳥圖鑑自 2012 年出版至今,承鳥友厚愛熱銷,顯示賞鳥活動深受國人喜愛,賞鳥、拍鳥儼然成為近年新興的熱門休閒活動。惟臺灣鳥類現況已有很大的變化,除鳥種數從出版當初的 593 種增加到 691 種外,圖鑑所依循的 Clements 世界鳥類名錄也有很大的異動:臺灣特有種鳥類從24 種增加到30 種,包括臺灣竹雞、赤腹山雀、繡眼畫眉、白頭鶇、小翼鶇及灰鷽都從特有亞種提升為特有種。另鳥種分科亦有許多變動,如原畫眉科多數鳥種移列至新增的噪眉科,褐頭花翼改列鶯科,頭烏線改列雀眉科,臺灣鷦眉改列鷦眉科,原西方黃鶺鴒內的黃眉黃鶺鴒及藍頭黃鶺鴒移列至東方黃鶺鴒等等。此外,因分類地位變動增加許多鳥種,如雜色山雀、白氏地鶇、琉璃藍鶲、暗綠柳鶯、勘察加柳鶯、日本柳鶯、赤背三趾翠鳥、日菲繡眼等;許多鳥種學名也因而改變,因此圖鑑改版不得不為。
本圖鑑再版主要依循 Clements 世界鳥類名錄 2019 年版(Clements et al.2019)、2020 年臺灣鳥類名錄及2021 中華民國野鳥學會鳥類紀錄委員會報告,包括陸鳥及水鳥共計收錄 691種。為了讓圖鑑更完善,竭盡所能補充更多更好的圖片,對於鳥種的特徵描述及辨識也做了加強及修正。全球氣候變遷正影響鳥類的行為,越來越多的鳥類無法適應生態系統的變化,暖化及乾旱可能打亂鳥類的遷徙規律,或影響鳥類與棲地生態的同步性,致使族群數量下降,尤以候鳥及海鳥對氣候的變化最為敏感。為了適應生態系統的變化,許多鳥類不得不做出因應,例如改變分布區域,選擇移棲至較高海拔或較高緯度,或是配合食物資源最豐富的時間來進行遷徙與繁殖,這些狀況在可見的未來將持續上演。
  近年來陸續有一些候鳥擴散至臺灣繁殖,如花嘴鴨、高蹺鴴、紫鷺、黑翅鳶及遊隼等都已成為留鳥,令人驚訝的是迷鳥彩䴉在南臺灣已有成功繁殖紀錄,甚至連白眉秧雞也嘗試在南臺灣繁殖,在在讓鳥人雀躍,顯示臺灣的自然環境仍能吸引許多鳥種來落地生根。但是值得關切的是許多海岸棲地正逐漸喪失,致使遷徙性水鳥的數量顯著減少,身在臺灣的我們,年復一年地看到這些美麗的野鳥,並不意味牠們會永遠地出現在我們的視線上,鳥類的數量正在下降,棲地若不善加保護,有一天許多野鳥將在這塊土地上消失。我們除了欣賞野鳥之美外,更應該珍惜臺灣的鳥類資源,多多關切周遭環境的變化與生態議題(例如光電與風電對候鳥的影響),盡所能來幫助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