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評價 :
分享 :
本商品適用活動
    • 折價券
    • 0614-0618-單筆$3000享11%OPENPOINT回饋
    • 折價券
    • 0614-0618-不限金額折11%

天下雜誌/735期 破壞式學習

商品編號:P0166306176812 原始貨號:132703947262
天下雜誌/735期 破壞式學習
$ 149
$ 180
預計出貨天數3
數量
  •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 線上刷卡 / 刷卡分期 / 超商代碼繳費 / ATM 轉帳
  • 運送方式:
    常溫7-ELEVEN店到店取貨付款 / 常溫7-ELEVEN店到店取貨不付款 / 宅配

商品特色

數位學習 顛覆百年教育

這是教育最接近破壞性創新的一次。正如SARS後讓中國電子商務進入物種大爆發的時代,Covid-19後也將是數位學習的「寒武紀時刻」。

蓋洛威在《疫後大未來》中特別指出,很少有其他產業比高等教育更靠近Covid-19疫情大加速的原爆點。Covid-19對美國(高等)教育的衝擊,就等於SARS當初對亞洲電子商務的衝擊。

疫後教育六大趨勢:

趨勢一:混成式學習來了

COVID-19促成了一場全球性的遠距教學實驗,進一步加速了Coursera、edX、Udacity等大型開放式線上課程的成長。即使疫情過後、校園重啟,未來的教學仍將是結合線上線下的O2O的模式,或是稱「混成學習(Blended Learning)」。

趨勢二:「學習者為中心」的個人化學習

有別於傳統的老師授課、學生聽講的一對多教學模式,未來的教育將轉向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個人化學習。

在大數據分析、人工智慧(AI)等數位科技的輔助下,學生不但能依照自己的程度、步調、興趣,擬定學習內容與進度,教學系統也可依據學生偏好,推送學生有興趣的學習主題,提高學習動機或降低輟學的可能性。老師更可參照學生的學習進度,針對不同個體給予適合的教學。

趨勢三:線上教學平台輔助,老師顧問化

過去老師在課堂上以傳授知識為主,台下的學生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跟上講課的速度,未來透過線上教育平台輔助教學後,當學生聽不懂時可重複播放或暫停,老師也能透過後台數據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未來老師將成為「指導教授」等級,著重在幫學生解惑,達到因材施教的目標。

老師在善用不同的數位工具或內容平台輔助授課後,也減輕了重複講授相同知識的負擔,將有更充足的時間做研究,提升教學品質與創新。也可從後台數據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達到因材施教的目標。

趨勢四:教材多元化

和傳統單一、嚴肅的教學方式不同,越來越多出版社與數位教材合作,推出有趣的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

台灣即有出版社找上知名動畫團隊「臺灣吧」、「LIS情境科學教材」合作,把教科書知識包裝成故事情境,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有別於傳統嚴肅化、紙本化的教學素材,未來的教材將結合各式IP(智慧財產權)內容,延伸更多的可能性。

趨勢五:開放式環型大學,打破4年體制框架

根據美國史丹佛大學勾勒的2025年願景,大學將打破4年制的學習體制,成為開放的學習中心,只要學習者有需求,就能返校充電,學生可以不斷學習、體驗、修正,再學習。

未來大學將成為一個高彈性的終身學習環境,學生可以因應職涯所需,隨時重回校園,學習的開始或結束都不受限,就像一個開放式的環狀旅途。

趨勢六: 數位教育產業大爆發

世界經濟論壇指出,全球科技教育投資金額在2019年是180億美元,預計2025年會成長到3500億美元,教育科技在疫情中大爆發。教育科技軟體公司D2L預測,亞太地區將是教育科技市場的成長引擎,學校、大學與企業的學習方式都會隨著教育科技改變,主要趨勢為遊戲化(gamification)、線上家教、VR與手機行動式學習。台灣教育科技產業也可以觀察到對應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