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特色
頁數:268 裝訂:平裝 開數:16K 印刷:黑白
附彩圖
圖:269
表:17
簡介:
由於現代人十分注重門面美觀,牙齒矯正成為牙科中的顯學,而牙齒矯正要成功,對口腔構造的瞭解不可少,本書提供了大量的口腔解剖的圖片及詳細的解釋,不僅對研究牙齒矯正有所幫助,也能讓讀者更瞭解口腔疾病的來龍去脈。
前 言:
《口腔解剖生理學》主要是提供高等醫藥院校口腔醫學專業五年制學生使用。遵照衛生部教材辦公室和口腔醫學專業評審委員會對本教材必須符合三基(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三特(特定的對象、特定的要求、特定的限制)和五性(思想性、科學性、先進性、啟發性和適用性)的要求,編委們對全書各章節進行了不同程度的修改。
本書力求下列特點:注重精選內容,力求深廣得度;理論實際並重,重視循序漸進;注意學科銜接,避免重複、脫節;弘揚民族文化,培育愛國思想;適當反映進步,做到逐步更新;圖文密切配合,以便好教好學。
根據口腔醫學專業的培養目標和課程設置特點,本書共分諸論、牙齒解剖生理、齒列、咬合與顎位(咬合學)、口腔顎面頸部系統解剖、口腔顎面頸部局部解剖、與口腔顎面有關的頭部局部解剖和口腔功能共七章。全書黑白插圖261幅、彩圖8幅。
本書在審訂稿過程中,特邀北京醫學大學鄭麟蕃教授和王毓英教授、上海第二醫科大學沈文微教授和湖北醫科大學王亞威教授審圖,在此敬致謝意。杜昌連副教授為本書繪製牙髓腔和部分口腔功能及顎面部表解剖插圖,在此一併表示感謝。
限於水平,錯誤疏漏之處,敬請讀者指正
皮 昕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一、口腔解剖生理學的定義和任務 1
二、學習口腔解剖生理學的基本觀點 1
三、學習口腔解剖生理學的基本方法 2
四、中國口腔解剖生理學的發展簡史 2
第二章 牙齒解剖生理學 5
■■■
第一節 牙齒的演化 5
■■■ 第二節 牙齒的組成、分類及功能 7
一、牙齒的組成 7
二、牙齒的分類 8
三、牙齒的功能 9
■■■ 第三節 牙齒的萌出及臨床牙位記錄法 10
一、牙齒的萌出 10
二、臨床牙位記錄法 12
■■■ 第四節 牙齒一般專業術語及表面標誌 14
一、專業術語 14
二、牙冠各面的命名 15
三、牙冠各面的表面標誌 15
■■■ 第五節 牙齒外形 17
一、恒齒 17
二、乳齒 33
三、牙齒形態的生理意義 37
■■■ 第六節 牙髓腔解剖 39
一、牙髓腔概述 39
二、恒齒牙髓腔形態 43
三、乳齒牙髓腔形態 51
第三章 齒列、咬合與顎位 53
■■■
第一節 齒列 53
一、齒列的外形及生理意義 53
二、牙齒排列的傾斜情況 55
三、縱、橫咬合曲線及咬合平面 56
■■■ 第二節 咬合 61
一、牙阜交錯咬合 62
二、前伸咬合與側咬合 69
■■■ 第三節 顎位 70
一、牙阜交錯位 71
二、下顎後退接觸位 72
三、下顎姿勢位 73
四、下顎三個基本顎位的關係 75
■■■ 第四節 咬合與顎位 76
第四章 口腔顎面頸部系統解剖 79
■■■
第一節 頭顱骨 79
一、上顎骨 80
二、下顎骨 85
三、鼻骨 89
四、顴骨 89
五、骨 90
六、蝶骨 90
七、顳骨 92
八、舌骨 94
■■■ 第二節 顱下顎關節 94
一、顱下顎關節的組成 94
二、顱下顎關節的運動 101
三、顱下顎關節運動中的生物機械作用 103
四、顱下顎關節功能解剖特點 104
■■■ 第三節 肌肉系統 106
一、表情肌與咀嚼肌 106
二、頸部肌 112
三、顎咽部肌 113
四、口顎系統的肌鏈及其臨床意義 116
■■■ 第四節 唾液腺 120
一、耳下腺 120
二、顎下腺 122
三、舌下腺 123
■■■ 第五節 血管 124
一、動脈 124
二、靜脈 134
■■■ 第六節 淋巴結和淋巴管 140
一、環形組淋巴結群 140
二、縱形組淋巴結群 141
三、頸深淋巴結的劃分及頸部淋巴結的簡化分組 144
■■■ 第七節 神經 145
一、三叉神經 145
二、顏面神經 153
三、舌咽神經 158
四、迷走神經 159
五、脊髓副神經 160
六、舌下神經 161
七、頸叢 161
八、頸交感幹 162
第五章 口腔顎面頸部局部解剖 165
■■■
第一節 口腔局部解剖 165
一、口腔的境界和分部 165
二、口腔前庭及其表面解剖標誌 166
三、唇 167
四、頰 169
五、牙齦 170
六、顎 170
七、舌下區 174
八、舌頭 175
九、咽 181
■■■ 第二節 顎面部局部解剖 182
一、顎面部的境界及表面解剖 182
二、顎面部軟組織特點 186
三、腮腺咬肌區 187
四、面側深區 192
五、蜂窩組織間隙及其連通 193
■■■ 第三節 頸部局部解剖 199
一、概述 199
二、顎下三角 205
三、氣管頸段 207
四、頸動脈三角 209
五、胸鎖乳突肌區 211
六、頸後三角 216
第六章 與口腔顎面部有關的頭部局部解剖 219
■■■
第一節 顱頂 219
一、額、頂、枕區 219
二、顳區 222
■■■ 第二節 顱底 224
一、顱底內面 224
二、顱底外面 227
第七章 口腔功能 231
■■■
第一節 下顎運動 231
一、下顎運動的神經傳導路徑 231
二、下顎運動的制約因素 231
三、下顎運動的形式及運動範圍 233
四、下顎運動的記錄方法 235
■■■ 第二節 咀嚼功能 238
一、咀嚼的神經控制 239
二、咀嚼運動過程及其生物力學槓桿作用 239
三、咀嚼週期 242
四、咀嚼運動的類型 243
五、咀嚼運動中的肌電圖 243
六、咀嚼肌力、咬合力及牙周潛力 245
七、咀嚼效率 249
八、咀嚼時的牙齒運動 250
九、咀嚼與牙齒的磨耗 250
十、舌頭、唇、頰、顎在咀嚼中的作用 251
十一、咀嚼對咬合、顎骨、顏面生長發育的影響 252
■■■ 第三節 吞嚥功能 252
一、吞嚥的反射控制 253
二、吞嚥過程 253
三、吞嚥對咬合、顎、顏面生長發育的影響 255
■■■ 第四節 言語功能 255
一、言語與呼吸 256
二、發音 256
三、語音 256
四、共鳴 258
五、言語的神經控制 258
六、口腔的部分缺損或畸形對語音的影響 259
■■■ 第五節 唾液功能 260
一、唾液的性質和成分 260
二、唾液的分泌及調節 260
三、唾液的作用 261
■■■ 第六節 感覺功能 262
一、味覺 263
二、觸覺和壓覺 265
三、溫度覺 266
四、痛覺 267
此商品暫時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