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評價 :
分享 :
本商品適用活動
    • 折價券
    • 【6/18 中午12點起快閃加碼】0614-0618-單筆$3000享11%OPENPOINT回饋
    • 折價券
    • 0614-0618-不限金額折11%
    • 折扣折價
    • 全館促銷

DUNU達音科 SA6 mk2 六單元動鐵 禪 zen pro 單動圈 est112 入耳式耳機hifi发燒耳塞

商品編號:P2249207165209 原始貨號:P2249207165209
$ 23,456
預計出貨天數2
規格
  • 襌pro
  • est121
  • sa6
  • 禪 zen
  • sa6 mk2
數量
  • 付款方式:
  • 運送方式:

商品特色

★部份規格無現貨,下單後約10個工作天出貨,下單前請詢問。★ 更新:禪 zen pro 全新盒裝現貨。 DUNU達音科Studio SA6六單元動鐵 禪 zen pro 單動圈 est112 入耳式耳機hifi发燒耳塞 平行輸入,中國原廠2年保固,保固期限比台灣公司貨多1年。來回中國國際運費由買家負擔,會代為送回原廠,一律發順豐。 標題: 作者: 更誇張一點,如果將禪同一些更高價位的產品對比,單動圈的禪在硬素質上也沒有明顯的矮一截,尤其在官升線磐PRO的加持下,氛圍感又實打實地更上一層樓,所以當初把1697Ti出給朋友也沒有一點猶豫。當然,和更高價位同時更加優秀的產品對比,多少會感受到禪在聽感上有一點點硬,調音上也有點保守,雖然有著很強的動態表現,但想獲得大的聲場也較大程度地依賴前端的檔次。即便如此,剛開始看到禪PRO出現的時候還對消息的來源持有懷疑,直到找了官方進行確認:禪PRO確實是禪的改款升級。  禪PRO採用更年輕絢麗的反射色彩包裝,與禪同樣標配深藍皮質收納包、單元保護袋、清潔刷、航空插頭、萬向收線夾和6.35轉接頭,線材也仍舊是8股古河單晶銅鍍銀線DUW03(帶3.5單端/2.5平衡/4.4平衡),耳機套有四種,分別是灰色官方標準耳套、黑色哥倫比亞套、黑色海綿套和白色通透套。  禪PRO的外觀與禪非常相似,腔體外部塗層更換為顏色上淡一點的真空高溫等離子鍍鈦灰色塗層,還有細節上的區別在左耳的MMCX母座腔體外部:禪寫的是ZEN而禪PRO寫的是PRO。  畢竟外行,關於禪PRO的聲學技術升級就不在這班門弄斧,直接引用官方在群裡提過的:調整了懸邊材料、鎂鋁合金比例變化(鎂有著比鋁更好的阻尼)、更薄更均勻的鑽石鍍層(減輕重量)、磁路系統更大磁通,最終在聲音獲得更低的失真和更好的高頻延伸。個人在主觀聽感上對比的結論除了高頻的延展外,認為禪PRO對比禪升級的地方還在於更高的聲音素質與更柔和更潤的聽感。  以下禪PRO和禪的主觀聽感對比均基於灰色官方標準耳套。禪原本的音色是有點偏中性的拘謹的類型,雖然其取向有點類似達音科的旗艦級產品鑰,對音色準確度和還原度有極高的追求,只是相比較萬元級的玥,禪素素質會遜色一些,主要體現聲場不夠恢弘,以及因為振膜材料選擇決定地瞬態和聲音密度上的差距;聽感上禪也略帶一些生硬感,高頻不像玥所呈現的豐滿。禪PRO的聲音素質在禪的基礎上,原本比較規矩的橫向聲場有了明顯的進步,用燒友們通俗的話描述就是“大了一圈”,而這樣的進步並沒有以密度作為代價——禪PRO的聲音密度上也維持了禪的水準。定位感和分離度禪本來就是一把好手,禪PRO做的是更加的清晰明了。這裡要說一下就是到現在我個人動圈塞子有著更多的偏愛,一是大多數的動圈耳塞,無論入門還是中高端,在上到更好前端的搭配相對容易收穫意料之外的驚喜的聲音表現;另外是當聲音素質到達一定層次後,在我把玩的塞子中,聲底自然的塞子動圈種類占大多數——當然這也和工程師對音色把握的能力息息相關。不像一些打著“還原”的口號的高價塞通過銳化出細節的手段假扮高解析,禪PRO所呈現出的聲音素質,包括瞬態和信息量都非常乾淨、健康,動態則較大程度地依賴於前端的控制力。說到這要補充下禪PRO的易推度:和禪一樣,哪怕僅使用普通的小尾巴或者手機直推將就,其聲音直觀的素質表現也能感受這塞子價格不菲的氣質(儘管對比於高端好像也不貴),只是動態上會比較欠缺、聲音結像有些不紮實,層次感和空間感都會有一定差距;但凡有好設備禪也都完全能展現出自身配得上聲音的實力,甚至禪PRO在上台的時候會有隱約的脫塞感。就我平時的使用場景,有時候通勤就看用山靈的UA2、紅米K30 PRO,在辦公室摸魚用DX300都能搭出不錯的效果。小台機則可以考慮禪PRO和EM5的搭配,單端平衡下的聲音都挺滿意的。  禪PRO在對調音方面做了一點有趣的改變,當然這種變化肯定是正向的,稱之為有趣主要是在描述上會有些拗口:禪PRO在整體上獲得更柔和、鬆弛的聽感,音色似乎更暖但又相比於禪有著更高的透明度,呈現出來的聲音也明顯更加鮮活了。這點在低頻的表現上也有所體現:低頻量感上禪要比禪PRO略大少許,這也是部分用戶聽過禪PRO會覺得低頻“瘦了”的主要原因,乍一聽沒有原本禪的猛勁和力度;實際上禪和禪PRO的低頻下潛是一個水準,二者的速度感都是非常的相似,在殘響方面上禪PRO做了調整,聽感少了份緊實而變得寬鬆勁道,哪怕是DUW03原線下對流行音樂氛圍的營造更加的從容。當然在換了磐PRO後會有更黑的背景,氛圍感會再濃郁一點。中頻方面禪PRO也能感受到和禪一脈相承,無論是對人聲距離還是器樂分離度的把控有種老鹿特喜歡的“高級感”:人聲沒有特地凸顯,這種適中的距離在聽流行音樂時候人聲和背景音樂都有著自然、舒適的層次感,區別在於禪的人聲相對顯得更有厚度一點,而禪PRO整體的中頻表現會有更加明顯的空間感。在高頻部分禪PRO相對於禪有較為明顯的進步:禪原本的高頻屬於亮而飽滿、能量感強但對高頻延展和極高頻的處理的些許保守導致極高頻的泛音收的比較快,缺乏一些空氣感;而禪PRO能感受到明顯更強的高頻延展,對細節更加清晰完整的表達和空氣感上感知的差距幾乎是每個接觸到禪換購用戶必提的區別。也不得不承認正因為這些方面的變化,禪PRO在音樂選擇性上會顯得比禪更雜食,包括對編制類音樂的演奏也會更加的從容華麗。  最後關於禪PRO的升級與變化,像原本是達音科的工程師在90分作品的禪的基礎之上,通過一些列更極致的操作將禪PRO拉高到了95分的水準。當然這5分的差距是整個了供應鏈進步和工程師設計水準提升才能實現的。其實作為代理,對品牌方的產品評價時這麼“說滿”某種程度會顯得不太合適,只不過,當從業者真正意義遇到雜食且又全面到令人心動的產品時,也著實不應該過收著吝嗇讚揚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