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細膩的你,正需要世界溫柔以待!
YES24網路書店,9.3星大好評
★ 30萬人有感共鳴 ★
韓國90萬人的線上心理師,
陪你重新理解不安、憂鬱與焦慮,
找到痛點,正視內心的求救訊號
YES24網路書店,9.3星大好評
★ 30萬人有感共鳴 ★
韓國90萬人的線上心理師,
陪你重新理解不安、憂鬱與焦慮,
找到痛點,正視內心的求救訊號
◎ 不灌雞湯、只求實用,梁氏兄弟的溫柔處方箋——
【自尊】 一直覺得自己不夠好?先改掉「成果導向」思維。
【焦慮】 因愛焦慮是正常的,三步驟讓自己不失控毀關係。
【關注】 太在意被他人稱讚,如何奪回人生主導權?
【職場】 不要犧牲奉獻,也不要落荒而逃……怎麼做?
【家庭】 親人情緒勒索,你該做的第一件事是經濟獨立!?
【戀愛】 該走了,如果你愛到討厭自己。
【未來】 找到夢想路途的關鍵,竟是「忍耐」!?
【朋友】 在朋友面前表現太憂愁,真的會令人生厭嗎?
★ 痛過看得見的傷,你心裡那些看不見的疤
不希望被人討厭,但處心積慮的結果是逐漸對自己失去信心;在家中處處退讓,卻依然被情緒勒索,沒人感謝;職場上備受責難、找碴,屢換工作也未見改善;情感上全心付出,非但得不到等值關懷,甚至換來貶低和暴力……
你是不是也常感覺這個世界對你太壞,讓細膩、敏感的你不斷「內傷」?久而久之,它們成了一碰就痛的疤,而你的生活開始被不斷滋長的焦慮、憂鬱、恐慌情緒搞得天翻地覆。
難道,除了等待世界與他人的溫柔善良,我們真的束手無策了嗎?
不,當然不。
★ 擁抱「內心痛點」,給自己多一點溫柔
其實,許多煩惱之所以狀似難解,都是「不夠瞭解自己內心」所造成的。而前進所想要之未來跟化解難題的關鍵,全部都在我們自己的心中——重點只在於,該如何正確地找到它。
有時候,想要獨自找到內心解方頗為困難——不過別擔心,本書蒐羅了韓國頭號精神健康科醫師‧梁在鎮與梁在雄,令90萬人受用無窮,最專業的醫學/心理學處方。
在書中你可以看到兩位醫師對家庭、感情、職場、交友等煩惱所提供的生活改善方針;以及對憂鬱症、焦慮症、恐慌症等精神疾患的詳細解說和應對。他們的實際解方與生活新視角,會引導你重新傾聽內心的求救訊號,擁抱內心痛點,還給自己尊重與溫柔。
本書特色
★ 韓國網路書店YES24,讀者9.3星大好評
★ 30萬人有感共鳴,韓國頭號精神科醫師「梁氏兄弟」的心靈健康指南
★ 線上諮商所「Mind Café」,90萬人最苦惱的話題一網打盡
★ 不灌雞湯,只求實用!自尊、家庭、戀愛、職場、人際、未來……給人生各領域煩惱的身心處方箋
【金句搶先看】
○ 用一個人的犧牲換來的和睦,不是真正的和睦。
○ 千萬不可以愛到討厭自己!
○ 怒氣,是一種必要時需要被傳遞給對方的情緒。
○ 如果想要達到情緒上的獨立,首先必須要經濟獨立。
○ 來自他人的負面評價,並不代表那就是「你」。
○ 為了提升自尊,切斷不好的關係也很重要。
○ 因為愛而感受到焦慮不安是很正常的事。
○ 絕對不可以忽視內心所發出的求救信號。
○ 太長時間跟家人一起相處,反而可能使關係惡化。
○ 分享快樂,快樂就會加倍;分享悲傷,悲傷就會減半。
專文推薦
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陳志恆
暖心推薦
捷思身心醫學診所院長 李旻珊
臨床心理師 洪仲清
析心事務所 陳璿丞醫師
諮商心理師、溝通講師 瑪那熊
臨床心理師 劉仲彬
諮商心理師 鄧善庭
蘇予昕心理諮商所所長、暢銷作家 蘇予昕
臨床心理師 蘇益賢
(依首字筆畫排列)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梁在鎮
真醫院的代表院長,身兼多個電視節目,如Channel A〈隘路夫婦〉、MBN〈Dongchimi〉、Story On〈Let Me In〉的固定嘉賓,身為精神科醫師,他具體的處方與蘊含信念且直率的言談,受到了許多人的喜愛。近期他透過YouTube頻道「梁氏兄弟的精神世界」,用精神科的觀點解釋了各式各樣的社會議題,致力於改變整體社會看待精神疾患的眼光。他也是Atommerce股份有限公司的顧問,透過匿名心理諮商社群「Mind Café」,讓許多人可以用非面談的方式與專家諮商。此外,他也在三星、SK、韓華等大企業,以及釜山、世宗等地方自治區積極舉辦演講。
從亞洲大學醫學系畢業後,他在東大學願擔任精神健康醫學專科醫生,並取得東大碩士學位。他以衛生福利部指定酒精疾患專門醫院的真醫院代表院長的身分,擔任專科醫院協會宣傳理事,也是韓國中毒精神醫學會的終身會員。另外他也是衛生福利部指定的癌症預防宣傳大使,還因為這項功勞獲頒總統表揚獎。合著有《被製造出來的疾病(暫譯)》、《女人靠什麼生活(暫譯)》。
梁在雄
真醫院代表院長,Channel A〈Heart Signal〉上一季與心理分析脫口秀tvN〈秘密花園〉的固定嘉賓,他用敏銳的心理分析與思慮深遠的談吐,徹底改變了精神科醫師的形象。除此之外,他也以固定嘉賓和嘉賓的身份受邀出演MBC的〈星星閃耀的夜晚〉和〈全知干涉視角〉、KBS的〈演藝家仲介〉、JTBC的〈非首腦會談〉、以及TV朝鮮的〈愛情呼叫中心〉等節目,受到許多觀眾的喜愛。同時他也是Atommerce股份有限公司的理事兼共同創辦人,為了讓每個來到「Mind Café」的人都可以踏出第一步,依照每個人的故事接受正確的實質治療,他更是不遺餘力。他藉由在Mind Café收到的故事為基礎,在YouTube頻道「梁氏兄弟的精神世界」以專家的角色,仔細地提供心理處方箋,同時也以一位人生前輩的角色,傳遞最實際的建議。
他畢業於全羅北道大學醫學系,並在亞洲大學醫院取得精神健康醫學專科醫師資格。他是大韓醫師協會的正式會員,也是韓國中毒精神醫學會與大韓小兒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終身會員。同時他也是預防兒童虐待宣傳大使,對增進韓國國民精神健康做出貢獻,並獲得外界認可,榮獲兩次衛生部長官表揚。著書有《今天的心情(暫譯)》。
譯者簡介
蔡佩君
英國伯明翰大學國際商務系畢業,曾旅居韓國。二〇一四年開始從事韓文翻譯,二〇二一年譯作《一人開公司快學速會的財報會計課》獲得金書獎肯定。
期望自己的每一份譯作,都能為某個人帶來助益。也期許看完本書的讀者,都能越來越了解真實的自己。
梁在鎮
真醫院的代表院長,身兼多個電視節目,如Channel A〈隘路夫婦〉、MBN〈Dongchimi〉、Story On〈Let Me In〉的固定嘉賓,身為精神科醫師,他具體的處方與蘊含信念且直率的言談,受到了許多人的喜愛。近期他透過YouTube頻道「梁氏兄弟的精神世界」,用精神科的觀點解釋了各式各樣的社會議題,致力於改變整體社會看待精神疾患的眼光。他也是Atommerce股份有限公司的顧問,透過匿名心理諮商社群「Mind Café」,讓許多人可以用非面談的方式與專家諮商。此外,他也在三星、SK、韓華等大企業,以及釜山、世宗等地方自治區積極舉辦演講。
從亞洲大學醫學系畢業後,他在東大學願擔任精神健康醫學專科醫生,並取得東大碩士學位。他以衛生福利部指定酒精疾患專門醫院的真醫院代表院長的身分,擔任專科醫院協會宣傳理事,也是韓國中毒精神醫學會的終身會員。另外他也是衛生福利部指定的癌症預防宣傳大使,還因為這項功勞獲頒總統表揚獎。合著有《被製造出來的疾病(暫譯)》、《女人靠什麼生活(暫譯)》。
梁在雄
真醫院代表院長,Channel A〈Heart Signal〉上一季與心理分析脫口秀tvN〈秘密花園〉的固定嘉賓,他用敏銳的心理分析與思慮深遠的談吐,徹底改變了精神科醫師的形象。除此之外,他也以固定嘉賓和嘉賓的身份受邀出演MBC的〈星星閃耀的夜晚〉和〈全知干涉視角〉、KBS的〈演藝家仲介〉、JTBC的〈非首腦會談〉、以及TV朝鮮的〈愛情呼叫中心〉等節目,受到許多觀眾的喜愛。同時他也是Atommerce股份有限公司的理事兼共同創辦人,為了讓每個來到「Mind Café」的人都可以踏出第一步,依照每個人的故事接受正確的實質治療,他更是不遺餘力。他藉由在Mind Café收到的故事為基礎,在YouTube頻道「梁氏兄弟的精神世界」以專家的角色,仔細地提供心理處方箋,同時也以一位人生前輩的角色,傳遞最實際的建議。
他畢業於全羅北道大學醫學系,並在亞洲大學醫院取得精神健康醫學專科醫師資格。他是大韓醫師協會的正式會員,也是韓國中毒精神醫學會與大韓小兒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終身會員。同時他也是預防兒童虐待宣傳大使,對增進韓國國民精神健康做出貢獻,並獲得外界認可,榮獲兩次衛生部長官表揚。著書有《今天的心情(暫譯)》。
譯者簡介
蔡佩君
英國伯明翰大學國際商務系畢業,曾旅居韓國。二〇一四年開始從事韓文翻譯,二〇二一年譯作《一人開公司快學速會的財報會計課》獲得金書獎肯定。
期望自己的每一份譯作,都能為某個人帶來助益。也期許看完本書的讀者,都能越來越了解真實的自己。
目錄
推薦序 理解自己,是邁向獨立成熟者的必要條件
序 心中那些看不見的傷
PART1 被世界綁架,彷彿無法看見自己——
第一章 自尊|不管是誰,都無法滿足自己
想提升自尊,但不知道該怎麼做
想被他人肯定的我,自尊很低?
討厭總是被父母言語擺佈的自己
想說的話說不出口,越來越憂鬱
老是覺得自己不夠好,怎麼辦?
專欄|自尊與自尊心大不同
#自我意識過剩 #自我欺騙 #被肯定的渴望 #自我實現 #自戀性傷害
#情緒距離 #經濟獨立 #後設認知 #自我接受
第二章 不安全感|雖然不會消失,但是可以控制
在暴食和減肥中無限反覆,我想愛自己
過度潔癖,都變神經質了
幸福的同時,又伴隨著令人窒息的焦慮
搭大眾運輸時呼吸困難,這是恐慌症嗎?
焦慮一成形,就無法控制地膨脹
專欄|強迫症與強迫性人格的差異
#飲食障礙 #顏評 #強迫症 #焦慮症 #恐慌症
#恐懼症 #拋開僵化的思考 #推延擔憂
第三章 未來|可以煩惱未來,但不要陷入絕望
我應該工作,但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
沉迷塔羅與星座,希望改變未來
因為死亡焦慮,過度依賴保健食品
擔心的事太多,負面想法停不下來
覺得會跟媽媽一樣不幸,因此害怕結婚
#人生課題 #工作的目的 #命運論 #重複強迫
#死後的世界 #死亡恐懼症 #斷念 #情緒獨立
第四章 關注|想得到所有人的喜愛,是一種本能
對外貌焦慮,擔心沒有魅力
內向的我也想受歡迎
過度表現只為博人眼球,這是種病嗎?
我的社群發文,被說有文青病
一獨處,就會變得很憂鬱
#戲劇型人格障礙 #觀眾 #外貌排行 #我的色彩
#個性修剪 #主體性 #獨處的時間 #矯飾主義
PART2 找不到自己與他人之間的心理平衡——
第五章 家庭|越靠近就越要客觀以待
與爸爸之間好矛盾,我們能變親近嗎?
不想跟姊姊一樣任性,所以忍氣吞聲過日子
用煤氣燈效應控制我的媽媽,讓我想尋死
媽媽離世後,遲遲無法從悲傷中抽離
「長女」二字,讓我這輩子都無法活出自我
專欄|虐待兒童,就算用鮮花也不行
#與家人保持距離 #理性表達生氣 #控制欲
#哀悼反應 #K-長女 #人格解離 #產後憂鬱症 #心理彈性
第六章 朋友|聰明的選擇,絕交或關心
青少年時的校園暴力,依然困擾著長大後的我
朋友從外貌到行為,模仿我所有一切
聽到他們說我壞話後,一切都變了
以為自己沒事了,卻一點也不
我已經厭倦在朋友面前扮好人了
#無力感 #自我厭惡 #邊緣型人格傾向 #害怕被遺棄
#換氣的效果 #美麗的大人 #偽裝出來的我 #態度的價值
第七章 職場|不要犧牲奉獻,也不要落荒而逃
沒辦法長時間在同一家公司工作
主管離職工作一定更累,要跟著走嗎?
經常因犯錯被指責,都對自己感到心寒了
沒做錯事還是會罵人的主管,該怎麼面對?
壓力大到快爆炸,我好累
專欄|心理病態與社會病態
#職業的意義 #倦怠症 #主管的角色 #非言語訊息
#大腦的安全機制 #被動攻擊 #反社會人格障礙 #自戀性人格障礙
第八章 戀愛|千萬不可以愛到討厭自己
毫無保留地表現心意,也有問題嗎?
要怎麼接受她的前男友?
男朋友身心施暴,但我放不下
看分手對象動態,對離別有幫助嗎?
分手好痛苦,難以忘懷那個爛情人
#欲情故縱 #約會暴力 #偏執型人格障礙 #拯救幻想
#迴避型人格 #安全離開 #戀愛的結論
序 心中那些看不見的傷
PART1 被世界綁架,彷彿無法看見自己——
第一章 自尊|不管是誰,都無法滿足自己
想提升自尊,但不知道該怎麼做
想被他人肯定的我,自尊很低?
討厭總是被父母言語擺佈的自己
想說的話說不出口,越來越憂鬱
老是覺得自己不夠好,怎麼辦?
專欄|自尊與自尊心大不同
#自我意識過剩 #自我欺騙 #被肯定的渴望 #自我實現 #自戀性傷害
#情緒距離 #經濟獨立 #後設認知 #自我接受
第二章 不安全感|雖然不會消失,但是可以控制
在暴食和減肥中無限反覆,我想愛自己
過度潔癖,都變神經質了
幸福的同時,又伴隨著令人窒息的焦慮
搭大眾運輸時呼吸困難,這是恐慌症嗎?
焦慮一成形,就無法控制地膨脹
專欄|強迫症與強迫性人格的差異
#飲食障礙 #顏評 #強迫症 #焦慮症 #恐慌症
#恐懼症 #拋開僵化的思考 #推延擔憂
第三章 未來|可以煩惱未來,但不要陷入絕望
我應該工作,但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
沉迷塔羅與星座,希望改變未來
因為死亡焦慮,過度依賴保健食品
擔心的事太多,負面想法停不下來
覺得會跟媽媽一樣不幸,因此害怕結婚
#人生課題 #工作的目的 #命運論 #重複強迫
#死後的世界 #死亡恐懼症 #斷念 #情緒獨立
第四章 關注|想得到所有人的喜愛,是一種本能
對外貌焦慮,擔心沒有魅力
內向的我也想受歡迎
過度表現只為博人眼球,這是種病嗎?
我的社群發文,被說有文青病
一獨處,就會變得很憂鬱
#戲劇型人格障礙 #觀眾 #外貌排行 #我的色彩
#個性修剪 #主體性 #獨處的時間 #矯飾主義
PART2 找不到自己與他人之間的心理平衡——
第五章 家庭|越靠近就越要客觀以待
與爸爸之間好矛盾,我們能變親近嗎?
不想跟姊姊一樣任性,所以忍氣吞聲過日子
用煤氣燈效應控制我的媽媽,讓我想尋死
媽媽離世後,遲遲無法從悲傷中抽離
「長女」二字,讓我這輩子都無法活出自我
專欄|虐待兒童,就算用鮮花也不行
#與家人保持距離 #理性表達生氣 #控制欲
#哀悼反應 #K-長女 #人格解離 #產後憂鬱症 #心理彈性
第六章 朋友|聰明的選擇,絕交或關心
青少年時的校園暴力,依然困擾著長大後的我
朋友從外貌到行為,模仿我所有一切
聽到他們說我壞話後,一切都變了
以為自己沒事了,卻一點也不
我已經厭倦在朋友面前扮好人了
#無力感 #自我厭惡 #邊緣型人格傾向 #害怕被遺棄
#換氣的效果 #美麗的大人 #偽裝出來的我 #態度的價值
第七章 職場|不要犧牲奉獻,也不要落荒而逃
沒辦法長時間在同一家公司工作
主管離職工作一定更累,要跟著走嗎?
經常因犯錯被指責,都對自己感到心寒了
沒做錯事還是會罵人的主管,該怎麼面對?
壓力大到快爆炸,我好累
專欄|心理病態與社會病態
#職業的意義 #倦怠症 #主管的角色 #非言語訊息
#大腦的安全機制 #被動攻擊 #反社會人格障礙 #自戀性人格障礙
第八章 戀愛|千萬不可以愛到討厭自己
毫無保留地表現心意,也有問題嗎?
要怎麼接受她的前男友?
男朋友身心施暴,但我放不下
看分手對象動態,對離別有幫助嗎?
分手好痛苦,難以忘懷那個爛情人
#欲情故縱 #約會暴力 #偏執型人格障礙 #拯救幻想
#迴避型人格 #安全離開 #戀愛的結論
序
作者序
心中那些看不見的傷
每個人活著,都有自己的煩惱。
儘管看起來這世上不幸的好像只有自己,
不過其實也有很多人,有著跟你一樣的煩惱。
低自尊、不明朗的未來、與家人的不和諧、
職場壓力、戀人之間的傷痕……
這些是每個人都曾遭遇過的問題。
然而起初輕微不起眼的情緒,
隨著時間流逝,漸漸成為心裡的疙瘩。
最後使得內心生病,
奪走了好好繼續在這世界生存的勇氣。
對身上微小的傷口反應敏感,
都是源自於先前忽視了的內心痛苦。
雖說現在人們已經不再對精神健康醫學懷抱偏見,
但是仍然有許多人,害怕踏出接受治療的第一步。
由於無法意識到自己需要接受幫助,
連伸手求援都做不到,日復一日活在痛苦之中。
本書以真實案例為基礎,
收錄了精神科醫師針對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心理問題,
所提出的實際處方箋。
包含了自尊、不安全感、未來、興趣等內在問題,
以及家人、朋友、職場、戀人關係間會經歷的摩擦……
等等相關的故事。
如果你還沒有勇氣踏入精神科,
如果你因為某個人不知分寸的建議而受到更大的傷害,
希望你能夠繼續閱讀下去。
把它當成自己的故事感受,
雖然埋藏在水面下的傷口可能會再度泛紅,
但是最終,
你一定可以用不同的眼光,
看待自己與這個世界。
現在,讓我們開始諮商吧!
推薦序
理解自己,是邁向獨立成熟者的必要條件
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陳志恆
有一次,與一位大學生對話。
他告訴我,自己就要升上大四,但母親依然對自己過度控制,總是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對他頤指氣使。不是嫌他時常偷懶不上進,不然就是批評他沒出息。
暑假,他想出外打工做外送服務,母親說太危險了,不准他去;當他待在家裡時,母親又說他整天吃飽閒著,是個米蟲!
「現在,只要和她相處多一分鐘,我就會感到噁心窒息!」他問我,怎麼辦?我問他,希望事情有什麼轉變?
「我希望,我媽能夠聽我說話,好好和我溝通,尊重我一點。」
「可是,很難吧!」我說:「也許,你該放棄這個念頭。因為,你很難改變你的家人,特別是父母。你如果想脫離這個痛苦,最好的方式,就是趕緊經濟獨立。搬出去住,不用寄人籬下,也不需看人臉色。而因為減少接觸,心情也不會常受到影響!」
「聽起來,你是要我遠離他們,老死不相往來嗎?可是,這與你的理念不同吧!你不是常說,父母要先改變,要願意與孩子改善溝通,所以我才來找你幫忙的。」
這並不矛盾。如果你是個家長,你當然要先調整自己對待孩子的方式;但身為一個孩子,你可以努力表達你的期待,但不要過度期望父母會因此而改變。
長輩帶著這樣的人際互動模式在身上,已經多年,早已成了慣性,改變談何容易?何況,他們總認為該先改變的是孩子。既然不能改變長輩,那麼就減少被影響的可能;而「經濟獨立」確實是最重要的關鍵。
在《連我都不瞭解自己內心的時候》一書中,韓國兩位超人氣精神醫學專家梁氏兄弟,談到家庭議題時,也提到類似的觀點——經濟獨立。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在心理上或實質上,不用在乎受到他人擺佈。
為什麼呢?因為,經濟獨立讓你有能力與家人保持距離,因為互動減少而不需要時常經歷溝通衝突或情緒轟炸。不過,梁氏兄弟也提到,如此,你還得面對一個難題,就是內心的「罪惡感」。
你可能會感到,這麼做似乎是在遺棄父母——那個當初費盡心力、生我養我的人。如果父母的操控欲非常強烈,孩子的罪惡感也會越深。因此,除了經濟獨立外,你還得做到情緒獨立。也就是,清楚明白,哪些情緒是自己的責任,哪些是父母的責任。
尤其是,當罪惡感湧現時,更應該去辨識,自己是否過度承擔了來自父母失望、不滿或憤怒的情緒。你沒有義務去承擔這些,你唯一能做的,是把你自己的人生活好,活出你想要的樣貌。
本書作者之一梁在鎮在書中談到:「犧牲一個人所換來的和睦,不是真正的和睦。做為一個成年人,我們需要與家人保持適當的距離,不要過度負擔,也不要為此自責,請稱讚自己一直以來所做的努力。」
我是很認同這句話的。
《連我都不瞭解自己內心的時候》這本書,對於人生的各項心理議題及困境,都有精闢的見解。這本書談及了自尊、焦慮、關注、職場、家庭、戀愛、未來、朋友等議題,深入淺出地剖析一般人常見的心理困境,並提供你思考這些困境的實用觀點,同時,也引導你深入探索自己。
你會發現,原來,我們根本不夠瞭解自己。對自己的盲點與誤解,往往讓我們用無效的方式去因應問題,或者,根本朝錯誤的方向努力。像是前述那位大學生,期待自己的父母先改變,就是搞錯方向了。
然而,如果他明白了,但仍做不到,有可能他在情緒上未能真正從父母那兒獨立出來;除了過度承擔父母的痛苦之外,也可能是渴求父母的肯定。那麼,他需要練習的,是自我欣賞與自我肯定,而非透過家人或長輩來定義自己的價值。
梁在鎮、梁在雄兩兄弟寫出了這本好書,令人相當興奮!也欣見中文版能在臺灣問世,必能幫助許多因不夠理解自我,而被困在煩惱中的人們。當你能足夠理解自己時,你才能真正邁向獨立自主,有機會蛻變為一位成熟的大人。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曾任中學輔導教師、輔導主任,目前為臺灣NLP學會副理事長。著有《脫癮而出不迷網》、《正向聚焦》、《擁抱刺蝟孩子》、《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此人進廠維修中》等書。
心中那些看不見的傷
每個人活著,都有自己的煩惱。
儘管看起來這世上不幸的好像只有自己,
不過其實也有很多人,有著跟你一樣的煩惱。
低自尊、不明朗的未來、與家人的不和諧、
職場壓力、戀人之間的傷痕……
這些是每個人都曾遭遇過的問題。
然而起初輕微不起眼的情緒,
隨著時間流逝,漸漸成為心裡的疙瘩。
最後使得內心生病,
奪走了好好繼續在這世界生存的勇氣。
對身上微小的傷口反應敏感,
都是源自於先前忽視了的內心痛苦。
雖說現在人們已經不再對精神健康醫學懷抱偏見,
但是仍然有許多人,害怕踏出接受治療的第一步。
由於無法意識到自己需要接受幫助,
連伸手求援都做不到,日復一日活在痛苦之中。
本書以真實案例為基礎,
收錄了精神科醫師針對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心理問題,
所提出的實際處方箋。
包含了自尊、不安全感、未來、興趣等內在問題,
以及家人、朋友、職場、戀人關係間會經歷的摩擦……
等等相關的故事。
如果你還沒有勇氣踏入精神科,
如果你因為某個人不知分寸的建議而受到更大的傷害,
希望你能夠繼續閱讀下去。
把它當成自己的故事感受,
雖然埋藏在水面下的傷口可能會再度泛紅,
但是最終,
你一定可以用不同的眼光,
看待自己與這個世界。
現在,讓我們開始諮商吧!
推薦序
理解自己,是邁向獨立成熟者的必要條件
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陳志恆
有一次,與一位大學生對話。
他告訴我,自己就要升上大四,但母親依然對自己過度控制,總是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對他頤指氣使。不是嫌他時常偷懶不上進,不然就是批評他沒出息。
暑假,他想出外打工做外送服務,母親說太危險了,不准他去;當他待在家裡時,母親又說他整天吃飽閒著,是個米蟲!
「現在,只要和她相處多一分鐘,我就會感到噁心窒息!」他問我,怎麼辦?我問他,希望事情有什麼轉變?
「我希望,我媽能夠聽我說話,好好和我溝通,尊重我一點。」
「可是,很難吧!」我說:「也許,你該放棄這個念頭。因為,你很難改變你的家人,特別是父母。你如果想脫離這個痛苦,最好的方式,就是趕緊經濟獨立。搬出去住,不用寄人籬下,也不需看人臉色。而因為減少接觸,心情也不會常受到影響!」
「聽起來,你是要我遠離他們,老死不相往來嗎?可是,這與你的理念不同吧!你不是常說,父母要先改變,要願意與孩子改善溝通,所以我才來找你幫忙的。」
這並不矛盾。如果你是個家長,你當然要先調整自己對待孩子的方式;但身為一個孩子,你可以努力表達你的期待,但不要過度期望父母會因此而改變。
長輩帶著這樣的人際互動模式在身上,已經多年,早已成了慣性,改變談何容易?何況,他們總認為該先改變的是孩子。既然不能改變長輩,那麼就減少被影響的可能;而「經濟獨立」確實是最重要的關鍵。
在《連我都不瞭解自己內心的時候》一書中,韓國兩位超人氣精神醫學專家梁氏兄弟,談到家庭議題時,也提到類似的觀點——經濟獨立。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在心理上或實質上,不用在乎受到他人擺佈。
為什麼呢?因為,經濟獨立讓你有能力與家人保持距離,因為互動減少而不需要時常經歷溝通衝突或情緒轟炸。不過,梁氏兄弟也提到,如此,你還得面對一個難題,就是內心的「罪惡感」。
你可能會感到,這麼做似乎是在遺棄父母——那個當初費盡心力、生我養我的人。如果父母的操控欲非常強烈,孩子的罪惡感也會越深。因此,除了經濟獨立外,你還得做到情緒獨立。也就是,清楚明白,哪些情緒是自己的責任,哪些是父母的責任。
尤其是,當罪惡感湧現時,更應該去辨識,自己是否過度承擔了來自父母失望、不滿或憤怒的情緒。你沒有義務去承擔這些,你唯一能做的,是把你自己的人生活好,活出你想要的樣貌。
本書作者之一梁在鎮在書中談到:「犧牲一個人所換來的和睦,不是真正的和睦。做為一個成年人,我們需要與家人保持適當的距離,不要過度負擔,也不要為此自責,請稱讚自己一直以來所做的努力。」
我是很認同這句話的。
《連我都不瞭解自己內心的時候》這本書,對於人生的各項心理議題及困境,都有精闢的見解。這本書談及了自尊、焦慮、關注、職場、家庭、戀愛、未來、朋友等議題,深入淺出地剖析一般人常見的心理困境,並提供你思考這些困境的實用觀點,同時,也引導你深入探索自己。
你會發現,原來,我們根本不夠瞭解自己。對自己的盲點與誤解,往往讓我們用無效的方式去因應問題,或者,根本朝錯誤的方向努力。像是前述那位大學生,期待自己的父母先改變,就是搞錯方向了。
然而,如果他明白了,但仍做不到,有可能他在情緒上未能真正從父母那兒獨立出來;除了過度承擔父母的痛苦之外,也可能是渴求父母的肯定。那麼,他需要練習的,是自我欣賞與自我肯定,而非透過家人或長輩來定義自己的價值。
梁在鎮、梁在雄兩兄弟寫出了這本好書,令人相當興奮!也欣見中文版能在臺灣問世,必能幫助許多因不夠理解自我,而被困在煩惱中的人們。當你能足夠理解自己時,你才能真正邁向獨立自主,有機會蛻變為一位成熟的大人。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曾任中學輔導教師、輔導主任,目前為臺灣NLP學會副理事長。著有《脫癮而出不迷網》、《正向聚焦》、《擁抱刺蝟孩子》、《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此人進廠維修中》等書。
此商品暫時沒有評價